183章 扬州行(四)-《大明:我是万历他爹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他们无一例外不是大户出身,富贵人家,有些商人会资助私塾,书院,或者干脆直接给有天赋,年少成名的学子家里送钱!”

    “南直隶的官商如此密切联系在一起,朝廷中就算没有特定的一个人照顾私盐生意,可毕竟出身一同,南直隶出身的官员们也会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,集体默许啊!”

    海瑞看着孙吴川的样子,不由得回想起自已给嘉靖上的那份奏疏。

    其实,他那份奏疏不只是骂皇帝,也骂了满朝文武。

    但海瑞心里知道,大明的症结从来就不在某一群人身上。

    换了一批人,大明还是那样。

    真正的问题出现在体制上。

    体制这个词,是他从皇帝口里听到的。

    当时皇帝把体制比做是人身上的衣服。

    人在什么年纪就穿什么衣服,国家政策也是一样,国家的情况怎么样,国策也应该怎么来来。

    “人无终年不更之衣,国无百年不变之法!”

    皇帝的这句话海瑞深深地记在心里。

    而孙吴川无力的模样,正是低下无数个官吏,百姓的苦境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如今大明的各种国策,受益者只有掌握着权力的那一部分人而已。

    有权的,不愿改变。

    没权的,改变不了。

    “所以,孙大人家属是被他们…”

    “那倒没有!他们只是给了我老家的地址,我儿子书院的先生,老师们的姓名,籍贯,出身。”

    “那意思不就是说,你不乖乖听话,我们完全有能力做掉你家人吗?”

    而也正因为朝廷上南直隶出身的官员太多,孙吴川也不敢上报朝廷。

    “所以我告诉他们,我不收他们的礼,不上他们的贼船,但是也不会阻碍他们的私盐生意。”

    “这下更难了!海公!”,王礼说道,“孙大人不收礼,也就是说大人手上没有确切的证据能证明他们的罪行!”

    “所以,孙大人对他们的指控和弹劾肯定是没有用的!”

    孙吴川瞪大了眼睛。

    自已的确为了保命如此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人听到自已的答复后放弃继续私盐生意的原因。

    孙吴川一个人弹劾那么多人,如果他们反过来弹劾孙吴川呢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