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策论-《回到大宋做枭臣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第一个题目正是水患之治理。

    这其实也算得上是一个经典的题目了。

    在封建时代,但凡出现一点水患如果不能够及时解决的话,也会成为百姓身上的大弊病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题目,其实也算得上是有着标准答案,但是标准答案也就只能够得到一个标准的分数。

    而徐汉良在见到这个题目后,便用一种偏向于现代的思想去写的。

    整个封建时期数千年,其实水患,一直都是纵横神州大地的一个巨大问题。

    一直到了徐汉良所处的那个时代,水患才得以彻底解决。

    除了生产力的发展之外,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式。

    这个题目虽然写的是水患之治理,但多数情况之下,是让人谈谈如何在水患发生之后治理。

    徐汉良略微思考了一下之后,便在试卷之上写上了自己的方针。

    首先就是建立大量的小型工程,在这个时代建立大型工程是没有那种技术的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那便化整为散,然后化散为零。

    其次就是要动员普通百姓的力量,在一些水患多发的地区,采用以工代赈的方式。

    在水患发生之前,或者水患发生之后,建造大量的农田水利设施,以蓄水为主。

    修围、浚河、置闸,这三者之间,更是要如同三足鼎立一般,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要看清问题的主要矛盾,不能够从次要矛盾入手。

    洋洋洒洒的写了几百字之后,时间已经是过去了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策论的时间比其他两科都要更久,一共是四个时辰,也就是一个白天的时间。

    两个问题也是需要深思熟虑的,和诗词,经义有着很大不同。

    在将这个问题写完之后,徐汉良便看向了第二个问题。

    而这第二个问题,问的则是更加奇怪,关于农民起义的治理。

    在见到这个问题之后,徐汉良的脑海之中,就已经是涌出了很多的答案。

    作为历史老师,其实他对于这些问题并不陌生,甚至可以说是格外熟悉。

    毕竟自己身为后世之人,所以能够看到很多这个时代看不到的。

    徐汉良抬起自己的毛笔思考了半晌之后,最终还是决定下笔。

    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有着标准答案的。

    地方官在遇到这种事情之后,正常来说就是以招安为主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