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七章:答案是....-《我行走于过去,延续未来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阿赖耶之前说的话,夏连之后其实认真思考过。

    祂想表达的观点不是过去的人比未来的人强,而是过去的人不输未来的人。

    许多人有着某种认知,觉得爱因斯坦、牛顿这些科学家之所以能拥有这种成就,是因为他们幸运的生在了一个什么都不知道的时代,提前占据了一个萝卜坑。

    事实上,这种说法的逻辑确实有一部分是正确的,因为科研确实是越往后越困难。

    但他们也同样忽略了一个问题,在爱因斯坦时期,他们的计算机的算力,甚至还不如一台小天才电话手表。

    用算盘打出核弹跟用计算机算出核弹,在难度上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概念。

    他们没有后世那样每秒钟可以计算兆亿次的计算机,没有可以观察宇宙微观粒子的粒子对撞机,也无法前往宇宙去测量恒星的引力数据。

    也没有后世那么多由无数科学家积累起来的基础。

    他们所能依靠的,绝大多数时候只有大脑跟数学,甚至可以套用的数学公式也要少的多。

    他们是生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时代,但他们也同样生在什么都没有的时代。

    时代带给他们的不只是幸运,也同样是限制。

    科学这种东西与其说是萝卜坑,倒不如说是起高楼,越高的大楼越难建立,但若是没有地基,高楼也是空中楼阁,完全不具可能性。

    即使是另起高楼,之前建立地基的经验,也可以用上。

    未来的科技确实更加困难,但若是没有前人的技术积累,后人也根本无法突破这些更加困难的科技。

    即使是错误的理论,也同样是为未来的人试错,删除了一条错误的道路。

    文明就是如此,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技术的积累,才慢慢走到如今。

    人类的科学发展是连贯的,而不是割裂的。

    随着科技的进步,一些过去的理论最终会被革新甚至是推翻,但革新与推翻这些理论,就意味着质疑过去被称之为权威的理论。

    在爱因斯坦之前,人们对于时空的了解是来自于牛顿,在牛顿的理论中,时空是绝对的,永远也无法改变,而这也也是当时的权威。

    但爱因斯坦并不认可,或者说,他的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“为什么时空是绝对的?”这也导致了后来相对论的产生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