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零四章:艰难的三线厂-《大国旗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川东厂的日子也不好过,军品被削减后,川东厂就再也没生产过潜艇,作为川东厂的配套厂,我们湘西厂自然也陷入了困境,办法不是没想过。

    可老学长,您也知道,我们对市场什么的根本就不懂,基本是做什么赔什么,所以这次找到您也是想让您给我们指条明路,不然再这样下去,我们可真就吃不上饭了。”

    说话的中年人名叫薛强,是哈军工最后一届毕业生,之后随学校内迁华中,从此成为一名三线建设者,这一干就将近二十年,从普通的技术员一路做到湘西厂的厂长。

    本想着能轰轰烈烈的大干一场,却没想到几番政策变动,令他们这些三线厂就跟失去了主心骨一样,一下子失去了方向。

    想转型难,走出去更难,虽说国家对三线企业多有照拂,可当年只顾战争因素,不考虑经济因素的盲目,还是让包括湘西厂在内的三线厂变得举步维艰。

    特别是在沿海地区实施开放后,分布在这些地区的造船企业有着天然的地域优势,围绕着这些造船企业建立起来的上下游配套机制也更加成熟和高效,从而形成一个个船舶工业群。

    相较于沿海地区的欣欣向荣,位于内陆地区的三线船舶工业就有些悲催了,本来这些企业就是一个备份,哪怕也有造船厂,可顶多就是依托河流建立起来的内河船厂,顶天能造个三千吨级的船只。

    产能有限不说,因地形和自然条件原因,局限也颇多,所以很难想沿海地区船厂那样,培育出高效的船舶工业群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单靠三线企业自身,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盘子,只能依靠国家不断的输血,才能勉强维持。

    然而国家也并不富裕,每年能拿出的钱最多也就够个工资钱,至于其他的根本顾不上,所以这几年不少规模小的三线厂早就变得破败不堪,大型厂停产的也不占少数。

    以至于不少当年抱着献了青春,献终身;献了终身,献子孙的三线人既迷茫又无奈,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    薛强也是一样,当年参与三线建设不单单是那股子为国献身的热血,还有彻底扎根的决心,可当计划经济逐步消退,市场经济渐趋繁盛,薛强却猛然发现,当年的热血与决心似乎不太管用,无论怎么努力,在一个叫做“市场”的面前,他们湘西厂总是被打得体无完肤。
    第(2/3)页